10月中旬,一则“特斯拉向三花智控下达50亿元人形机器人订单”的传言在资本市场引发关注。受此影响 ,10月15日,三花智控A股(002050.SZ)与港股(02050.HK)股价同步飙升,单日市值合计暴涨近382亿元。
然而 ,这场狂欢在公司深夜澄清公告中暂时按下中止键——15日晚间,三花智控发布的“获得机器人大额订单的传言不属实,无应披露未披露重大事项” 的声明 ,该股的连日大涨看似暂时偃旗息鼓 。
针对三花智控的这场热炒,市场是否重新回归理性?截至10月23日收盘,三花智控(002050.SZ)报47.96元/股 ,较10月9日股价高点50.43元/股跌了4.9%。
这意味着,资本市场对于三花智控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业务布局仍存较高预期。作为从家用空调和汽车热管理龙头跨界而来的玩家,多家机构一致看好其机器人业务的增长潜力 ,认为这将成为公司继制冷元器件、汽车零部件后的第三增长曲线 。
三花智控在机器人产业链定位究竟如何?业绩现状与增长前景如何?其在机器人产业又面对着怎样的竞争格局?界面新闻在业内多方采访后发现,情况与传言存在较大差异。
游资“杀入 ”,大股东减持
关于三花智控的网络“小作文”可追溯至9月下旬。彼时,“特斯拉向三花智控下达超50亿元的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订单”的消息引发大量自媒体跟风报道 。
未经核实的消息直接触发了三花智控的股价波动。9月初至10月中旬 ,三花智控A股股价由均价32元/股左右一路上涨,10月9日最高触及50.43元/股,阶段性涨幅达58%。
大笔资金则更早就已入局 。整个8月 ,三花智控成交金额达到654.8亿元,较7月增长64%;换手率为60.3%。9月的资金交易更为活跃,成交金额达到2109亿元 ,换手率为145%。
三花智控7-9月股价成交情况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界面新闻制图
顶级游资“章盟主 ”在10月中旬高调买入三花智控。10月15日,三花智控涨停 ,龙虎榜显示,国泰海通证券上海浦东新区海阳西路(“章盟主”常用席位)买入6.81亿元。
不过,数据显示 ,截至9月17日,公司第二大股东浙江三花绿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减持1347.63万股。
港交所方面也有减持,三花智控(02050.HK)9月19日遭Schroders PLC在场内以每股均价38.208港元减持341.67万股,涉资约1.31亿港元;9月8日Baillie Gifford & Co以每股均价32.4213港元减持208.33万股 ,涉资约6754.33万港元 。
三花智控还于近日对其回购计划进行了调整。据公司10月17日公告,拟将回购股份价格上限从35.75元/股调整为60元/股,并延长回购实施期限至2026年2月28日。公司已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150.68万股 ,成交金额3597.15万元 。
根据去年12月公司发布的回购方案,回购金额在3至6亿元之间,按照回购资金总额上限6亿元测算 ,预计回购股份的数量约为1000万股。也就是说,三花智控还可从市场最多回购约850万股。
三花智控的机器人野心
三花智控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热管理赛道,布局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占总营收的64%) 、汽车零部件(占总营收的36%)两大业务板块 ,实现阀件、核心组件等多个核心产品市占率全球领先,诸多产品全球市占率超过50% 。
业绩方面,近两年三花智控虽不断刷新业绩高点 ,但利润同比增速却在缩窄。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3.25%、15.04% 、15.04%、13.8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2.81%、13.51% 、6.10%、39.31%。
在此背景下,三花智控围绕其“热管理”核心技术,向储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延伸 。
机器人业务无疑是市场对三花智控最大的期待。
机构多持看好态度。据民生证券电新团队研报认为 ,三花智控依托电机制造经验和规模优势,成功切入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制造领域 。公司持续优化产品轻量化与高精度性能,仿生机器人有望成为公司第三大核心增长极。中金公司研报认为 ,三花智控前瞻布局机器人关节总成业务,并配套核心客户储备产能。截至2024年底,公司机器人研发团队已超过180人 ,位于行业领先地位。
三花智控的机器人业务布局主要基于杭州 、墨西哥两大基地进行 。
杭州基地方面。根据公司2024年1月4日公告,其与杭州钱塘新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三花智控未来产业中心项目投资协议书》,明确计划投资38亿元建设机器人机电执行器和域控制器研发及生产基地。
墨西哥基地方面 。根据公司2024年4月14日公告 ,公司与绿地谐波(688017.SH)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计划在三花墨西哥工业园内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专注于谐波减速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 ,目前三花智控官方信源尚未在公司定期报告或临时公告中直接披露杭州、墨西哥两大基地的产能规划情况。
对于公司在产能披露方面的“留白 ”,市场多方均预测热情高涨,称“杭州基地2026年产能将达100万台执行器” 、“今年三季度墨西哥基地将达到10万台谐波减速器产能”、“三花智控目前在手的机器人相关订单已达54亿元 ” 。
界面新闻记者就上述说法致电三花智控求证,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关于机器人业务相关情况一律不方便回复。
机器人执行器市场竞争格局如何?
机器人的机电执行器究竟是什么?“人形机器人的关节执行器就是关节电机,从机器人的肩、肘、腕到灵巧手的每个关节,以及下半身的髋 、腿、脚 ,关节电机覆盖机器人全身。一台造价几十万的人形机器人,关节执行器占全身硬件成本的一半以上 。”南京某人型机器人创业团队的技术负责人谢灵向界面新闻记者介绍。
关节执行器的核心部件电机,曾是国内机器人产业的“痛点”。谢灵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早年高端电机市场被日本安川等国际品牌垄断,国内厂商在工艺精度上差距显著,“精度每提升一点 ,价格就翻几番 ”,高端产品几乎全靠进口 。但这一“卡脖子”困境近年已显著改善,“目前关节电机的算法原理国内厂家都已经很清楚了”。
“现在人形机器人用电机的技术门槛不算高了。”谢灵对界面新闻记者解释 ,这背后存在双重逻辑:其一,精度需求分层明确。相比手术机器人对微米级精度的极致追求,特斯拉Optimus等人形机器人的精度标准大幅降低;其二,算法实现“硬件减负 ” 。特斯拉通过融合视觉、触觉反馈的算法 ,成功化解电机非线性问题,无需依赖超高精度硬件就能实现流畅动作,直接拉低了成本与技术门槛。
技术门槛的降低 ,为跨界玩家打开了大门,也意味着一众机器人企业在技术领域难以拉开显著差距。
谢灵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国内人才市场招聘机器人方面的电控工程师 ,“一般一两万块钱随便招”,浙江当地相关厂商普遍能配备相关技术人员,软件研发无明显壁垒 。电机生产工艺 、零部件公差控制等问题 ,“通过现在这种产线的搭建,基本上很容易解决”,只要资金充足 ,就能快速拉起产线。“由于当地完备的产线布局与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宁波、温州一带的电机厂商整体实力很强。想合作的话,线上能查资质,线下可实地考察 ,供应链透明度很高 。 ”
界面新闻记者梳理机器人关节电机行业情况发现,多家龙头企业早在2015年前后就已开始机器人业务布局,目前已形成产品规模化销售 ,并以此为基础延伸至人形机器人领域。
以行业龙头汇川技术(300124.SZ)为例,2016年,公司正式成立机器人事业部 ,2023年成立人形机器人团队,启动关节模组、行星滚柱丝杠等核心部件研发。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工业机器人产品销量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约8.2% ,位居第四名,其中SCARA机器人产品销量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约20.4%,位居第一名 。今年上半年 ,工业机器人(含精密机械)实现销售收入约6亿元。
拓普集团(601689.SH)自2022年紧随特斯拉Optimus正式切入机器人赛道,并于2023年通过设立独立事业部 、产品多次送样等动作为规模化量产做准备。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将热管理技术及产品,应用于液冷服务器、储能、机器人等行业 ,并取得首批订单15亿元 。
国内谐波减速器龙头绿的谐波在财报中未单独拆分“机器人业务”收入,其机电一体化产品2024年营收0.53亿元,占总营收的13.58% ,同比大幅增长56.74%,销量7076套(同比增长24.16%)。该业务主要应用于机器人关节模组,包括人形机器人的旋转关节和灵巧手等场景。
何时迎来市场爆发?
尽管三花智控亲自澄清大额订单传闻不实 ,市场仍寄希望于其与特斯拉之间的“强强联手”。
但据机器人领域多位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针对市场流传的“特斯拉2026年将达到5万台Optimus机器人产能 ”,实现可能性较小 。
一家工业机器人上市公司董秘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特斯拉上述年产能目标2026年不可能实现。“估计至少还有3年才有可能,核心原因是人型机器人没有刚性应用场景,效率低工作灵活性差 ,不知道用在哪里。”
谢灵也对界面新闻记者直言,“特斯拉的产能肯定没问题,但市场需求在哪?”当前Optimus虽能完成跑步 、打拳等“小脑控制 ”动作,却缺乏“大脑控制”能力——无理性思考、无注意力 ,“不能独立完成任务” 。在工厂场景,“四个轮子加一个机械臂就够用 ”,人形机器人的必要性不足;消费级市场更未形成刚需 ,“现在更多是个概念,用来展示AI方向”。
但谢灵认为,切入竞争激烈的机器人执行器市场 ,三花智控的跨界具备可行性。在他看来,三花智控跨界面临的核心挑战并非技术或供应链问题,而是“资金投入意愿” ,“大家敢不敢砸钱去测试、去扩产,这才是关键” 。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三花智控定位于机器人核心执行器的领先供应商。但是业绩尚未进入行业头部。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机器人“关节 ”(执行器)这一高价值量环节 。通过与顶尖减速器企业合资 ,强化了关键部件整合能力。但该行业尚处发展早期,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时间和规模仍存在不确定性。
那么,三花智控在机器人领域的资金投入意愿究竟大不大?据中金公司研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 ,三花智控机器人研发团队已超过180人,位于行业领先地位 。
但界面新闻记者发现,三花智控近几年的研发投入力度并未有太大变化。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 ,公司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47% 、4.84%、4.33%。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股票加杠杆具体步骤:如何手机买卖股票-下落不明!33吨金银精矿在墨西哥被劫!
南京配资公司:股票在哪里加杠杆-低空无人机适航认证如何加速?业界建议分级分类 采取大众化管理
手机怎么买股票详细步骤:股票配资开户信息网站-17系列出货不及预期?小米股价两日重挫10% 公司回应:没有削减订单计划
手机股票配资网:如何利用杠杆炒股-突然大涨 比特币突破12.5万美元!超10万人爆仓!
新手买股票技巧:股票如何开杠杆-中信建投:强新品周期+金九银十 整车和机器人进入布局阶段
股票多少倍杠杆:手机最好的股票软件-特朗普:以色列和哈马斯签了!哈马斯证实达成停火协议!以媒:“加沙战争已经结束”
诚利和-低息配资开户平台|实现低利率并保持服务的高质量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3月24日,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洋王”,002724.SZ)早盘一字跌停,此后股价拉涨,尾盘封涨停板...
记者辛圆3月25日,博鳌亚洲论坛旗舰报告《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近日,开源证券大连分公司遭大连证监局处罚,暂停其办理需要合格投资者认定相关业务六个月。该惩处力度在近年来券商分支机构中并...
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44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较昨日此时缩量超900亿。...
记者|赵阳戈年初,证监会就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部分条款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市场也将注意力投向了...
记者王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周一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
3月24日,易方达国证自由现金流ETF公开发售。该产品跟踪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这个指数是什么?有哪些优势?投资价值如何?...
2025年3月25日,倍轻松(688793.SH)公告称,公司股东宁波倍松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宁波倍松”)拟通过大宗交易...
记者辛圆给补贴、建平台,为了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各地纷纷放出“大招”。据央广网周一发布消息,湖...
【隔夜行情】•周五(2025年3月21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截至收盘,截止收盘,沪指跌1.29%,报收33...
3月24日,业内权威专家表示,MLF(中期借贷便利)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标志着MLF利率的政策属性完全退出。3月24日...
2025年3月24日下午三点A股收盘后,港股科技板块持续走强至四点十分收盘。消息面上,一方面美元相对于人民币连续3个交易...
当地时间3月24日,特斯拉美股涨幅扩大至5%,现报262.055美元/股。...
3月12日,汇丰发布对于中国投资市场的最新观点。汇丰环球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中国首席投资总监匡正表示,DeepSe...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国富深化价值基金经理刘晓日前发表了对 2025 年市场的展望。刘晓指出,国内经济正处于复苏通道,市场大幅...